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31|回復: 4

喀秋莎

[複製鏈接]
雨朦 發表於 2007-9-17 17:01: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object width="425" height="350"><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28w5dx8YXvc"></param><param name="wmode" value="transparent"></param><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28w5dx8YXvc"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mode="transparent" width="425" height="350"></embed></object>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br>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br>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br>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br>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士<br>

把喀秋莎的问候传达 驻守边疆的年轻战士<br>

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 勇敢战斗保卫祖国<br>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br>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br>

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br>

《喀秋莎》这首歌,描绘的是俄罗斯春回大地时的美丽景色和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家在外的情郎的思念。这当然是一首爱情歌曲。这首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因而多年来被广泛传唱,深受欢迎。不过,您知道吗?在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这首歌对于那场战争,曾起到过非同寻常的作用。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北、中、南三路夹击苏联,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近百万大军,横扫了阻挡它的苏联红军部队,长驱直入,逼近了莫斯科。

7 月中旬的一天,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仓促开赴前线。在送行的人群里,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一群女学生唱起了这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姑娘们用这首爱情歌曲为年轻的战士们送行,这无疑在小伙子们的心里引发了强烈的震颤。在歌声中,近卫军第三师的全体官兵向唱歌的姑娘们行了庄严的军礼,他们含着激动的泪水,伴着这歌声走上了前线。几天后,在极为惨烈的第聂伯河阻击战役中,这个师的官兵几乎全部阵亡。

但他们毕竟狠狠打击了号称“飞毛腿”的德国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为苏军组建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此后,《喀秋莎》的歌声伴着浓浓的战争硝烟,顺着战壕一路飞扬。歌声从莫斯科流传开去,一时间,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在1 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在前线,也在后方,在整个苏联,到处传唱着这首歌曲。


《喀秋莎》这首歌曲的曲作者是勃兰切尔,他是用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一首抒情诗写成的。


这首歌曲创作于1939年,但当时并没有流行,是两年后发生的苏联卫国战争使这首歌曲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了开来。如此说来,恰恰是战争使《喀秋莎》这首歌曲体现出了它那不同寻常的价值,而经过战火的洗礼,这首歌曲更是获得了新的甚至是永恒的生命。

按通常的规律,战争中最需要的是《马赛曲》《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那样的鼓舞士气的铿锵有力的歌曲。而这首爱情歌曲竟在战争中得以流传,其原因就在于,这歌声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这歌声把姑娘的情爱和士兵们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了一起,这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使得抱着冰冷的武器、卧在寒冷的战壕里的战士们,在难熬的硝烟与寂寞中,心灵得到了情与爱的温存和慰藉。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炮在苏联乌拉尔的兵工厂里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地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炮斜置在卡车上,能并排发射火箭,不像榴弹炮、加农炮那样笨重,不仅移动方便,而且火力凶猛,所以,战士们非常热爱这种武器。这种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着字母“K”,这是某兵工厂出厂时的标记。操纵火炮的红军战士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军里传播开来。一首歌曲的名字与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同名,这无意间又促使了这首歌曲的流传。

战争让《喀秋莎》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后来,随着战事的发展,《喀秋莎》这首歌曲还传唱到东欧的一些国家。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曾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更为出人意料的是,当时,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这首歌。

那是在一次战斗的间隙,在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疲惫不堪的士兵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的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他们仔细听,发现那歌声竟然是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苏军一位中尉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在对面的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欣赏着这歌曲。这个步兵连的战士们震惊了,愤怒了,他们未经请示就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战斗非常惨烈。当他们打退了德军,找到那架留声机时,发现唱机仍在转动着,仍在唱着……中尉连长捧着唱片跪在地上失声痛哭,许多人都跟着哭了,为了夺回这张唱片,8个红军士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来,上级军法部门对这次违令攻击事件进行了责任调查。一位团长在被调查时说:“如果我当时看见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着、蹂躏着的时候,我也会这样做!”军法法官被感动了,后来,调查不了了之。

1945年春天,苏联红军200多万人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从南北形成夹击,包围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4月16日,红军对柏林外围开始进攻。

那正是一个梨花盛开的季节。前进中,许多部队齐声唱起了《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
糟木匠 發表於 2007-9-17 17:41:22 | 顯示全部樓層

两个小姑娘看起来是一堆双胞胎

原帖由 <i>雨朦</i> 于 2007-9-17 05:01 PM 发表 <a href="http://inc.z9981.com/discuz/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440&amp;ptid=816" target="_blank"><img src="http://inc.z9981.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order="0"></a>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 河上飘着柔漫的轻纱

喀秋莎站在竣峭的岸上 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她在歌唱草原的雄鹰 她在歌唱心爱的人儿

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 啊这歌声姑娘的歌声

跟着光明的太阳飞去吧 去向远方边疆的战 ...
<br><br>十来岁吧,唱得真好。连着听了五遍。<br>
洞庭 發表於 2007-9-17 20:29:52 | 顯示全部樓層

曲調很熟悉

只是忘了在哪兒聽過 . <BR>原來這歌曲還和武器有關係 , 還建了紀念館 . <BR>不好意思 , 蘇聯是怎麼一回事 , 實在不是很清楚 . <BR>沒有美國清楚 . <BR>
糟木匠 發表於 2007-9-18 07:45:39 | 顯示全部樓層

前苏联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之後产生的

原帖由 <i>洞庭</i> 于 2007-9-17 08:29 PM 发表 <a href="http://inc.z9981.com/discuz/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446&amp;ptid=816" target="_blank"><img src="http://inc.z9981.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order="0"></a>
只是忘了在哪兒聽過 . 原來這歌曲還和武器有關係 , 還建了紀念館 . 不好意思 , 蘇聯是怎麼一回事 , 實在不是很清楚 . 沒有美國清楚 .  
<br><br>所以苏联当然是以俄国为主啦。老毛和苏联保持距离,还是有很好的民族气节的。<br><br>
linlin 發表於 2007-9-18 09:01:24 | 顯示全部樓層
不會是雙胞胎,一個高一個矮,一個肥點一個瘦點,看樣子小個子一點那個成熟多些....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論壇主頁|木匠藏書|楓葉特輯|攝影漫談|草木花卉|魚蟲鳥獸|靜物小品|燈光夜影|家有天才|蹉跎歲月|他鄉速寫|木匠鋪子|遊多倫多|故鄉中國|人物隨筆|小黑屋|

GMT-5, 2025-1-9 03:21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