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37|回復: 5

【诺贝尔奖】

[複製鏈接]
who 發表於 2007-10-20 23:06: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br>       
4464_1.jpg
<br>
<br>
<br>
   诺贝尔奖 (Nobel Prize) 创立于1901年,它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1833-1896)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br>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br>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当时合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基金放于低风险的投资,以其每年的利润和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项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组织。
<br> 
  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br> 
  诺贝尔和平奖的评选结果每年都是最先公布的,早于其他奖项的公布。这反映了和平奖的重要性。诺贝尔因发明硝化甘油炸药而致富,他本希望该发明广泛用于工业(如采矿、建筑)用途,但很可惜,他的发明曾被用于战争。在生前,诺贝尔希望全世界的科学家,不论工作的领域是什么,都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br>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伯恩德•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br>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首次颁发。
<br> 
<br> 
【2007年度诺贝尔奖】
<br> 
美英三学者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br> 
  今年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将由三位研究人员共同获得,其中两位是美国科学家,一位英国科学家,他们因为在老鼠胚胎干细胞研究上的成就而获奖。这项获奖名单是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的。
<br> 
2007诺贝尔奖物理学奖:硬盘的荣光
<br> 
  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69岁的法国巴黎大学阿尔伯特•费尔特(Albert Fert)和68岁的德国尤利希研究中心的彼得•格伦博格(Peter Grünberg),因为几乎同时独立发现了巨磁电阻效应(GMR:Giant Magnetoresistance)而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德国科学家独享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
<br> 
  20世纪60年代末起,表面化学开始成为一项独立的基础学科。埃特尔是最早洞察到表面化学研究巨大潜力的科学家之一,不仅奠定了表面化学研究的方法论,更在诸多实际应用领域获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br> 
2007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
<br> 
多丽丝•莱辛(Dons Lessing, 1919-)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出生在伊朗,原姓泰勒,父母是英国人。她五岁时父亲率全迁到南非罗得西亚场(现称津巴布韦)农,家境一直比较困窘。莱辛十五岁(又有说是十二三岁)时因眼疾辍学,十六岁开始工作,先后当过电话接线员、保姆、速记员等。她青年时期积投身反对殖民主义和法西斯战争的左翼政治运动,曾一度加入共产党。她曾两次结婚,有三个孩,莱辛是第二个丈夫的姓。她在结束了第二次婚姻之后,于1949年携幼子移居英国,当时两手空空,全部家当是提包中的一部说草稿。该文稿不久后付梓出版,名为《青草在歌唱》(1950),记述非洲农庄中黑人男仆杀死白人女主人的案件,侧重心理刻画。此后莱辛陆续发表了《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即《玛莎•奎斯特》(1952)《良缘》(1954)《风暴的余波》(1958)《被地围住的》(1965)以及《四门之城)(1969),以诚实而冷静的笔触记述了一名在非洲长大的白人青年妇女的人生求索。
<br> 
  《金色笔记》(1962)通常被公认是莱辛的代表作。在那部作品中,她打破了以往采用的按照时序叙事的传统写作方法。全书以名为“自由妇女”的第三人中篇故事为框架,分五个小节记叙两位单身母亲(安娜和莫莉)的生活和事业。各小节之间夹有一串安娜的“笔记集”。这些笔记片段以笔记本的颜色(黑、红、黄、蓝)命名,分别记录着女作家安娜过去的非洲经历、与政治生活相关的事件和体验、一篇正在构思的小说和她当时的人生活。最后一节“自由妇女”之前还嵌入一个独立的“金色笔记”部分。全书呈现一种刻意安排的万花筒式的混乱,其多重结构与作品的多重主题相对应。该书引起广的共鸣和女权主义者的关注,它在写作手法上的尝试和创新也得到了评论界的重视。
<br>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莱辛对心理学及伊斯兰神秘主义思想的强烈兴趣开始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简述地狱之行》(1971)《黑暗前的夏天》(1973)和《幸存者回忆录》(1974)等品发表后,她又另辟蹊径,推出一系列总名为《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所谓“太空小说”,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域间的联姻》(198O)《天狼星试验》(1981)《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等,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写出了对人类历史和命运的思考率比虑。此后问世新作,如《简萨默斯日记》(1984)《好恐怖分子》(1985)《第五个孩子》(1989)和《又来了,爱情》(1995)等,就题材和风格而言,似乎是对作者早年写实小说的一种回归。
<br> 
  除了长篇以外,莱辛还著有诗歌、散文、剧本和短篇小说多种,其中不乏佳作。
  早期短篇集《故事五篇》曾获得1954年毛姆短篇小说奖。莱辛的中短篇小说按题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洲故事,以作者早年的非洲经验素材;另一类以当代欧洲特别是英国生活为背景。这个中译选本中的作品全都属于后一类。
<br> 
  莱辛的中短篇写作“缩微地”体现了她作为一个严肃的作家在题材、主题和风格上的追求和探索,与她的长篇作品有密切的关联。从写作方法上看,绝大多数中短篇是写实的。有的作品,如《喷泉池中的宝物》,是相当完美的传统故事,轻车熟路般地徐徐讲来,性格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当然也有不少篇目反映了作者在创作历程中的新构想和新尝试,如《危城报告》是科幻作品,显然是《档》系列的先声或同期副产品;又如《雷津公园的四季》等短篇既没有“故事”(如果不把季节更替计算在内)也不包含常规的人物,几乎是纯粹状物写景的优美散文,很像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些实验性短篇。
<br> 
  无是聚焦于当代现实生活,还是以人的体验或虚幻的太空世界为题材,莱辛的作品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
<br> 
  她关注个体的人──特别是女性──的处境、选择和责任,也关注社会群体或人类整体的长远命运。莱辛笔下的个人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文化情境中的。有关他/她们的人生经验的叙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间接涉及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如《天堂中的神之眼》和《斯大林死去之日》;也有的映现着阶级矛盾(《英格兰对英格兰》)、民问题《在部长衙门外》)或青少年心理(《海底隧洞》),等等。莱辛长篇小说的重要主题,即对女性地位及两性关系的考察,在短篇中也是大端。《去掉一个候补》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等等入木三分地刻画了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以及她们面临的当代两性关系格局,笔调冷静节制,暗藏讥讽;描写细致入微,余味悠长。曾入选《诺顿妇女文学读本》的《十九号房间》发表于1963年,接续了《金色笔记》一书对妇女命运的关注,讲述一名职业妇女婚后如何在为妻为母的主妇生活中失去对自身生存意义的把握,终精神失常、自杀。在那篇小说中,疯狂和死亡是个人的悲剧结局,同时又是一种精神解脱和社会抗议。而《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主人公是个插足的“第三者”。她疑虑重重地等待着自己的情人了断他和妻子的关系。最后,她不堪忍受这种精神折磨,直接去会见那位妻子,于是典型的婚外情纠葛有了出人意料的发展。
<br> 
  这里,在妻子和女性插足者之间最终建立的关系令人联想到后来《四门之城》。不过,相比于《四门之城》之类长篇巨制的庞大的篇幅、繁缛的叙事和刻意设置的杂象征结构,对读者来说以自然主义方式叙述的中篇故事《另外那个女人》更像一个明澈的小小窗口,由此可以比较轻松地观望莱辛为我们揭示的精神风景。对于尚不了解莱辛的读者,它们是平易而亲切的入门读物;对于已经接触过莱辛的读者,它们可能会从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现作者多层次、多色彩的思想和艺术。
<br> 
  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以其对一个时代富有创新的展示而在评论界经历了一个从批评到认可的漫长过程,作者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揭示了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及作者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r>
<br>
<embed src="http://www.parkpdmusic.com/11/Paul%20Mauriat-Penelope.mp3"width=400 height=50>
<br>
<br>
洞庭 發表於 2007-10-22 11:04:38 | 顯示全部樓層

who 姐姐的資料很豐富

俺又再重新認識了一次諾貝爾獎 .<BR>中國人中得過獎的有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 .<BR>當然還有最近得過文學獎的高行健 , 只是他的書俺看不大懂 , 而且似乎也不大為大陸當局所肯定 .<BR><BR>更早期美國作家賽珍珠 , 以中國題材寫了 "大地" ( The earth ) , 也獲得了文學獎 . <BR><BR>後來傳說中國人之中 , 魯迅老舍或錢鐘書有可能入選 , 可是後來不知道怎麼就沒有了 . <BR>
 樓主| who 發表於 2007-10-22 23:50:40 | 顯示全部樓層

[ZT]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鲁迅曾拒绝诺贝尔奖提名
<br>
<br>
  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
<br>
<br>
  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这位爱好文学的瑞典人,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托鲁迅的好友台静农去信征询鲁迅的意见。鲁迅婉言谢绝了。这年9月25日,鲁迅便郑重地给台静农回了一封信。他回信说:
<br>
<br>
  静农兄弟:
<br>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br>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br>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br>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br>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学,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br>
<br>
  鲁迅写这封信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其时中国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当然包括鲁迅本人。但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十年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仍能看出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br>
<br>
  我们从鲁迅的这封信中,可以看出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其一,鲁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高水平的奖项,在没有实力竞争的时候侥幸得到它,名实不符,不利于文学扎扎实实的发展,反而会掩盖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其二,鲁迅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为标尺,意识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的距离。强调这种距离,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使中国文学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其三,鲁迅对诺贝尔文学奖保持一种平常心态。鲁迅看到世界优秀作家极多,而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把每位作家纳入自己的体系之中。僧多粥少,不必为此计较。
<br>
<br>
  我想,鲁迅先生60多年前对诺贝尔文学奖的态度,也是我们应该持有的态度。
<br>
<br>
  鉴于过去我们对鲁迅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有些误解,我们想在此多说几句。
<br>
<br>
  一个典型的观点曾经影响了一部分人,他们认为鲁迅获得了提名,但遭鲁迅拒绝,因为他不愿为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增添光彩。这种将事件政治化的解释,虽然具有激进色彩,拔高了鲁迅,但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br>
<br>
  首先,了解诺贝尔文学奖操作程序就会知道,提名和获奖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从提名到获奖有许多路要走,有的由提名到获奖中间长达二十余年,有的作家每年都获得提名,但终其一生亦未能获得评委的垂青。很少有一次获得提名便获得通过的。
<br>
<br>
  其次,我们来一个假设,如果1927年鲁迅先生没有拒绝提名的话,能否在这一年摘取桂冠呢?可以看看1927年的评奖经历。这一年,评奖竞争非常激烈,进入候选人名单被淘汰的作家,竟有36人之多,这其中还包括托马斯·曼和高尔基这样屡获提名的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同时,法国一批有影响的学者推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格森。这种推荐的号召力是不言自明的。如果把鲁迅和这些作家相比,他创作的数量或许还略嫌轻了些。
<br>
<br>
  (本文摘自《荆棘与花冠——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回眸》,陈春生、彭未名著,武汉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樓主| who 發表於 2007-10-23 00:02:11 | 顯示全部樓層

[ZT]谁为中国“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P>谁为中国“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P>
<P>&nbsp;</P>
<P>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中开始出现“诺贝尔奖情结”,常能看到不少中国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说法。由于诺贝尔奖委员会规定,对候选人名单保密50年。因此,这些说法大多只是传闻,无法得到诺贝尔奖官方的证实。 而中国人最熟悉的,恐怕是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功能的牛胰岛素,于1979年由国家科委和中科院提名钮经义(1920-1995)教授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P>
<P>&nbsp;</P>
<P>另一项也被称作与诺奖“擦肩而过”成果是,汤飞凡(1897-1958)教授于1955年用鸡胚卵黄囊接种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离出沙眼衣原体,从而促进了有关原体的研究。不过,汤飞凡教授1958年便不幸去世,恐怕很难等到获得诺奖提名的机会。 目前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上,已经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人们终于可以查询生理学或医学奖(1901-1951)和和平奖(1901-1954)的候选人情况。</P>
<P>&nbsp;</P>
<P>不过,获得提名的侯选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检疫防疫事业的先驱伍连德(Lien-Teh Wu,1879.3.10-1960.1.21)。 1935年,当时在上海全国海港检疫事务管理处工作的伍连德,由广东的W W Cadbury教授提名,成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侯选人,理由是其在肺鼠疫防治上的杰出成就。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伍连德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不久即告控制,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1911年,他又主持召开了万国鼠疫研究会议。1918年担任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首任处长,大力推动全国的防疫工作。1930年起又被任命为全国海港检疫总管理处处长。 </P>
<P>&nbsp;</P>
<P>此外,曾经在奉天(沈阳)满洲医学院工作的日本人Yas Kuno(人类排汗生理)和北京工作的法国外交官George Soulié de Morant(针灸)分别于1936年和195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侯选人提名。 </P>
<P>&nbsp;</P>
<P>以下便是在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上查询到关于伍连德(Lien-Teh Wu)获得提名的相关信息:</P>
<P>&nbsp;<A href="http://nobelprize.org/nomination ... on=show&amp;showid=1229" target=_blank>http://nobelprize.org/nomination ... on=show&amp;showid=1229</A> </P>
<P>The Nomination Database fo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1-1951 Year: 1935 Number: 48-0 Nominee: </P>
<P>Name: Lien-Teh Wu Gender: M Profession/Category: dr University: Shanghai City: Shanghai Country: CN (CHINA) Motivation: Work on Pneumonic Plague and especially the discovery of the role played by the Tarbagan in its transmission. Nominator: Name: W W Cadbury Profession/Category: prof medicine University: Canton City: Canton Country: CN (CHINA) Evaluation: Yes Evaluator 1: Name: Folke Henschen Gender: M Type: Nominee 1: Prel</P>

[ 本帖最后由 who 于 2007-10-23 01:10 PM 编辑 ]
linlin 發表於 2007-10-23 23: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學的課文裡就有鲁迅的文章,印象挺深刻的..........
洞庭 發表於 2007-10-24 09:23:54 | 顯示全部樓層

是不是那篇 "紀念劉和珍君" ?

<P>
原帖由 <I>linlin</I> 于 2007-10-24 12:26 PM 发表 <A href="http://inc.m9981.com/discuz/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3882&amp;ptid=944" target=_blank><IM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alt="" src="http://inc.m9981.com/discuz/images/common/back.gif"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border=0></A> 小學的課文裡就有鲁迅的文章,印象挺深刻的..........
</P>
<P>&nbsp;</P>
<P>據俺所知 , 大陸的小學課本選用這篇文章滿久的 .</P>
<P>在天安門事件的時候 ( 不是六四 , 是悼念周恩來那一次 ) , 北京許多小學老師借題發揮 , 講述這篇文章 .</P>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論壇主頁|木匠藏書|楓葉特輯|攝影漫談|草木花卉|魚蟲鳥獸|靜物小品|燈光夜影|家有天才|蹉跎歲月|他鄉速寫|木匠鋪子|遊多倫多|故鄉中國|人物隨筆|小黑屋|

GMT-5, 2024-12-23 07:14 A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