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 唸 遠綏。
就想起 綏遠。 就想起
杜德孚將軍傳
杜將軍德孚,字定性,浙江東陽籍,黃埔三期畢業。
民卅三年秋,奉朱長官令,出任伊寧區兼守備指揮官,負一方面責。所率兵力,僅彭俊業一團耳。
其年十月,伊寧蘇領館,謀肇事亂,事未發,將軍偵知其隱,飛電上聞,并遄返省垣,痛陳利害,敷獻彌患大計。時省府某廳長,亦自伊寧行政區視察歸來,力言伊寧區物豐民康,西線平靖無患,主事者竊自慶幸,深信不疑。
遽斥杜將軍畏葸無能,未戰即要兵、要糧,失軍人氣,留省不復派遣。其後伊犁局勢轉變,一如將軍言,乃知悉將軍之忠誠謀國、智慮週詳,惟已無及矣。
伊寧陷敵後,戍軍奉命退守艾林巴克營房,老機場,暨貴王庙等要點,孤軍無援,危迫萬狀。杜將軍臨危赴難,請余轉報朱長官,願即空降圍中,統籌戰守,為國為民,死而無怨,時人多以為危,阻勿往。將軍神彩自若,奉命即行。頻發,長官問所願?將軍慨然曰:分屬軍人,將一死報國。拙妻弱息,乞留念焉。語不及他。
將軍已隻身來圍中,衆莫不知其為赴難而來,感人至深。加以將軍善撫士衆,甘苦與共,不肯稍異,每於激戰方酣,烟硝瀰漫之際,將軍輒在陣頭,意態悠然,人以為神。故在重圍中,晝夜苦戰,糧彈頻絕,而士氣益振。
翌年(民卅四年)敵焰益張,更悉其精銳,分道猛撲,必欲得而甘心。艾林巴克原屬彈丸之地,被圍日久,糧盡彈絕,乃以白刄接戰,宰馬為炊,馬盡煮革,嚙齒茹毛,將軍雖處絕境,志益堅、神益清、戰愈奮。圍中官兵,以受將軍人格之感召,人懷必死,創病皆起,莫不爭先殺敵,赴義恐後。
三個月來俄寇雖百道圍攻,蟻附而上,以將軍神明之指揮,卒將敵之攻勢,一一擊潰。前後堅守八十七日,屹立未動。開國軍剿共、抗日戰史上,未有之記錄。杜將軍已為我革命軍人,樹立一個最良好典範。但不幸我姜宣銓團貴王廟據點,於苦戰三月之餘,精銳傷亡殆盡,終以被敵突破,姜團長宣銓殉焉。殘餘官兵及義民,全部英勇戰死,無一倖存。長官部於無辦法之中,始電令杜指揮官德孚,即率彭團,向精河方向突圍。
塞外本苦寒,是年冬冷,尤為數十年所未有,平地積雪齊腰,氣溫降至華氏零下五十度。奉命突圍,必須由天山南麓翻越天山,走完崎嶇難行羊腸小道。始可到達天山北路精河。時庙隆冬,天山高寒,氣溫常在華氏零下八十左右,所有大小隘路,均為大雪封凍(積雪及丈)天時地障,非人力所能克服。欲達成突圍任務,希望至微。將軍聰敏過人,詎有不知。但身為軍人,祇得遵命成行。
當時圍中,尚有患難義民千餘,亦請隨軍突圍,左右欲否其請,免兩不利,將軍大義凜然,憤然作色曰:吾已喪師失地,寧忍此孑遺者棄膏虎吻耶!大漢天聲,安危共仗,死則俱死耳,勿苟免也。
師至皮里親溝(天山南麓、伊犁東北約四、五十里)隘路,中伏受阻,伊寧敵騎,亦傾巢來追,復陷重圍,天寒地凍,飢憊交加,已瀕絕境,將軍志不稍挫,賈勇再戰,激戰兩晝夜,圍益堅,曹參謀長日靈,彭團長俊業以下,均奮戰為黨國犧牲留下其最後一點血。
杜將軍知事不可為,乃拔槍自戕,壯烈成仁。所部軍民,亦悉就義,無一生還。
李鐵軍 筆
- - - - -
想起 先賢 的話語。
再看,竟然一小下士求刑最重,塔瑪德,明天偶也要去台北街頭。
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