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糟木匠

[書法作品] 铅笔行楷,行草:《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宋 苏轼

[複製鏈接]
 樓主|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06:48:16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7-5-9 08:07 AM 編輯
梧葆 發表於 2017-5-8 08:32 PM
格物,就是把人放在天地之间的一个最自然的位置上来考究。那么,人性,人的思维,人的需求以及人的自我价值 ...

華夷之辨,我们这边老师讲 “夏夷” 之辨。我们读书的时候,是批孔的,认为孔子看不起女人,穷人,老人,远乡人(夷)。学校的教育正规教孩子们不能那样。我小时候,的确是不能辱骂乡下人,讲妇女能顶半边天,尊师尊长,尊重少数民族等。还有我们从小到大,课堂教育中就一直有台湾是宝岛,说那里的人民善良勤劳勇敢,在反动的统治下(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国民党的黑暗统治)也不屈服云云。

现在看看蔡日文所作所为,我觉得孔子说的,呃,勉强也对。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国民党说好说歹,总是诸夏政权,蔡政府我看来就是美夷日夷的跟屁虫,文化脉络上是容不得诸夏文化的。当然我说了不算,还是台湾老百姓说了才算。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09:13:1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们这边老师讲 “夏夷” 之辨。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此處有三個命題:「夷狄」、「諸夏」、「有君」。

「夷狄」、「諸夏」是什麼意思?

「有君」在「夷狄」、「諸夏」到底要傳達的意義是什麼呢?

這兩個問題要先分別釐清清楚,才能掌握些其精神。

何謂「諸夏」? 何謂 「夏」?
《説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
何謂:「中國」?是 政治的?還是文化的? 還是民族血緣上的?

俺還在思考中。

------------------

学校的教育正是教孩子们不要这样。

這幾日此地的熱新聞,一老師欺騙誘合一女學生,女學生自殺 ---  

恰好今天和一舊識閒談,俺說:學校的教育 - 教孩子們要這樣。教孩子們不要這樣。
但如果老師是騙子怎麼辦? 如果老師的老師是騙子怎麼辦?

咱問:揚州十日屠,如果真是日本人的文章?
田中三原則,如果真是俄國人的文章?
攘外必先安內,如果真是錯誤的文章?

錯誤的參考點,會達到正確的目標?

俺對舊識說:不當騙子,不騙人,不騙自己。是有學問的文章。

舊識懷疑著。俺寄下面這篇:

------------------

周敦頤  濂溪先生   通書         

誠上第一

誠者,聖人之本。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誠下第二

聖,誠而已矣。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

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故誠則無事矣。

至易而行難,果而確,無難焉。

故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誠幾德第三

誠無為,幾善惡。

德,愛曰仁,宜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

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

舊識看了說: 要再想一想。

俺又開始想另一篇文章。

168 11.jpg


 樓主|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09:57:20 | 顯示全部樓層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09:13 AM
我们这边老师讲 “夏夷” 之辨。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此處有三個命題:「夷狄」、「諸夏」、「有君」

这个这个,我认为不会有他意啊,内涵应该很明了的

诸夏——
春秋时,文化人认为的 “远古” (商,周之前)称为为夏,并认为夏是后来诸侯的共同祖宗。奉行祖宗夏文化的诸侯,就是诸夏,后来扩大了,成为华夏。比如楚国(现在的湖南湖北)就是南蛮子,受诸夏影响深,在文化上,就融于了夏文化,成为了华夏的一员。

夷狄——
孔子把一非华夏文化立国的民族,都称为夷或者狄,其中,华夏诸侯和夷人的交往多一点,和狄人的交往就少一些。孔子的弟子是有这个词的时候就有点改变,他们也有时会把不遵从当时流行文化,特别是不上进,道德败坏的人叫做夷狄。

有君——
名正言顺的族长,国君;相对的无君,则往往是指名不正言不顺的君主,或者独夫类的君主。君亡,失去了正统君主的国家,或者君不君的诸侯国。

没有查对正统的说法,就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樓主|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10:31: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7-5-9 10:34 AM 編輯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09:13 AM
我们这边老师讲 “夏夷” 之辨。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维护自由打败侵略——
台湾要永久地避免战争,本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大陆这边没人真想和台湾有战争冲突。

但如果可能的结果是,台湾成为美日敌视大陆的桥头堡垒,那么没有几个人会不支持开启战端来解决问题。

多么不希望战争的人,也会在战端开始的时候,保持沉默。老侯(侯德健)的歌里面有: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枪炮声敲碎了宁静的梦。。。大多大陆人是有这种伤感或者这种情怀的。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17:02:36 | 顯示全部樓層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 夷狄都知有君臣之義,團結合諧。諸夏卻不如,亡失君臣之義,常鬥爭,搞反叛。 ---
此地有這樣解的。還有很多解法啦 !
如:  中華文化花果凋零,要學美日---。
中華文化腐朽無用,要學美日---。



很多的教授是學美日的,培養出來的,當然也是聽美日。


所以才這樣說:  如果 老師是騙子。老師的老師是騙子。  怎麼辦呢?   -  台湾成为美日敌视大陆的桥头堡垒   -   這慢慢再談。






把學生培養成老公。再把老公培養成總統。 一位傑出的女老師在法國顯現了。




 樓主|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17:56:0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7-5-9 06:05 PM 編輯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05:02 PM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夷狄都知有君臣之義,團結合諧。諸夏卻不如,亡失
君臣之義,常鬥爭,搞反叛。

我们先看原文,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抠。

夷狄都知有君臣之義,團結合諧是。諸夏卻不如,亡失君臣之義,常鬥爭,搞反叛。。。如果要这样理解,那么文理就不通了:原文则必须翻译成:

孔子说:“夷狄知道君臣之义,团结和谐是常态;不会像诸夏这样不如,这个是关键词),根本就没有君臣之义,常常斗争,反畔(注意,不是 ‘反叛’ 。反畔是指以武力从君主手上夺取土地取而代之的意思)”

孔子会这样说话吗?当然不会,因为从孔子所说的话里面,很清楚啊,孔子持精英天授派的观点,他轻老人,轻穷人(贱),轻女人,轻夷狄,所以绝对不可能说这样的话。

别忘了,孔子是非常推崇夏 商 周(孔子经常提及三代圣贤)时代的,不可能抹黑诸夏,更不可能说夷狄比诸夏好是常态。

这些也就是我的理解哈,不知道在不在理。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19:18:2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梧葆 於 2017-5-9 07:19 PM 編輯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05:56 PM
我们先看原文,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抠抠。

夷狄都知有君臣之義,團結合諧是。諸夏卻不如,亡失君臣之義, ...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 ---  以前大多台灣人是有這種傷感或者這種情懷的。

「夷狄尚且知道有君長,不像中國諸侯僭亂,反而沒有君臣的名分。」(《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頁86。)

有幾句話,是俺有感而想起的,在俺看了下列新聞: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510000350-260108
謝嘉康涉共諜 飛彈部署恐曝光
擔負我軍「源頭打擊」任務、專用於攻擊陸沿岸共軍軍事目標的「雄二E」巡弋飛彈,相當比例亦如此。若這些戰術陣地、預備陣地,甚至飛彈部隊機動路線為共軍掌握,後果不堪設想。

老蔣的史稿開放了,俺去看了前幾頁,好幾封老蔣寫給李濟琛的親筆信。


 樓主| 糟木匠 發表於 2017-5-9 20:20:37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糟木匠 於 2017-5-9 08:55 PM 編輯
梧葆 發表於 2017-5-9 07:18 PM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 ---  以前大多台灣人是有這種傷感或者這種情懷的。

「夷狄尚且知道有君長,不像中國 ...
「夷狄尚且知道有君長,不像中國諸侯僭亂,反而沒有君臣的名分。」(《新譯四書讀本》三民書局,頁86。)

我觉得三民书局的这个 “新译” 太牵强了。其实,孔子的这句话,我认为一点也不难理解。

这句话出于《八佾》篇。这一篇全部都是讲礼以及礼仪的呀。这一篇里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不重视礼仪,是可忍孰不可忍?!

所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强调的是:夷狄即使有国君,却不明礼义,反而不如诸夏,即便国君亡了,但经历教化的地方仍保持有礼义的好。

《八佾》篇一共短短的26章,我刚又看了一遍,这26章,全部都是讲礼,礼仪的重要性的。

佐证:《孔子家书》中有记载:在一次宴会上,齐君演奏夷狄之乐,孔子制止,说夷狄不知礼,怎么可以演奏他们的音乐呢?齐君回到宫里就责备他的僚臣。

齐侯归,责其群臣曰:“鲁以君子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道教寡人,使得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論壇主頁|木匠藏書|楓葉特輯|攝影漫談|草木花卉|魚蟲鳥獸|靜物小品|燈光夜影|家有天才|蹉跎歲月|他鄉速寫|木匠鋪子|遊多倫多|故鄉中國|人物隨筆|小黑屋|

GMT-5, 2025-1-9 03:45 PM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