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在台灣 楊氏太極拳
王延年(山西省太原市人)
幼即好武,亦好丹道之術,民29年曾修道於金山派門下,道號上壽子。民21年,承形意拳老師穆修易介紹,拜山西省政府秘書王新午學習太極拳。
(王新午另以傳出鷹爪門八番手聞名。)
民34年,又承丹道名師張茂林介紹,拜於楊澄甫之徒張欽霖門下。
民49年偕陳泮嶺等成立「中國太極拳俱樂部」,任總教練。(彰化大佛前有陳泮嶺傳下的形意拳和八卦掌教習。)
民52年與韓振聲等成立「中美文化經濟協會太極拳學術研究委員會」。民55年與韓振聲等成立「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任教練、委員會主任委員。
民64年與石覺將軍(曾任考試院銓敘部長)成立「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石覺擔任前四屆理事長。
李壽籛
壽籛藝乃少侯及班侯之徒僧妙蓮所授,也是小架系統。董英傑於《太極拳釋義》中曾雲:「振遠先生之拳系緊湊之架子,打來不快不慢,澄甫先生系寬大柔綿而緩,少侯先生則緊湊而速」。
鄭曼青(民前10年~64年,浙江省永嘉人):
鄭曼青早於大陸即享威名,曾任職中央軍校及任湖南省國術館長,其拳藝依陳微明所敘,乃出於楊澄甫,陳氏雲:「楊師澄甫南來,(鄭氏)從學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援劑而起,師感之,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此外,複有道家內功傳承,陳微明雲:「(鄭氏)至蜀,複遇奇士與究,道益晉」。
黃性賢(民前1年~81年,福州人):
少時即學白鶴拳、羅漢拳,來台後又拜虎尾二高林國仲為義父,習百草傷科與縱鶴拳。又訪鄭曼青,入其門下。民44年曾參加台灣省國術比賽,得太極拳組總冠軍。45年應新加坡福州十邑同鄉之請,赴新加坡授拳,此後即在星馬授藝。
張敦熙(江西安義人):張敦熙先習「字門拳」,少時又兼習各家。民19年
于天津拜通臂門張策二弟子周景海為師,而張策為「京東三張」之首。張策以通臂成名之後,又拜學太極拳于楊健侯,故張敦熙兼習有楊氏太極拳。據其門下弟子言,張氏之太極拳,手法快速,而擅長節拿抓閉,內勁甚深。其於學術研究投入頗多,作品具一定學術水準。張氏在文化大學國術組授課多年,弟子多該時之後出。
熊養和
本門曦陽掌祖師「唐殿卿」!清末河南商丘武術大家。由於擁有一身好本領,因此曾被光緒初年的兩江總督署大將軍李德貴相中,聘任為護院總教頭,傳授武功。
唐殿卿在揚州傳授的主要是西涼門拳術,又稱曦陽掌或西陽掌。光緒初年的兩江總督署大將軍李德貴及標營把總李存義等圈內大家,在讚譽唐殿卿時,用了一句:「南京到北京,神手唐殿卿。」自此,「神手唐」的聲名遠播幽燕江淮。
西涼門拳術至少由三套拳術組成。它們是:第一套青毛獅拳,又稱夜戰八方;第二套石頭拳,又稱七星梅花勢;第三套就是西涼掌了,又稱曦陽掌或西陽掌。總合三套俗稱「西涼三拳」。
台灣武術大師暨熊式太極拳祖師爺熊公養和,就拜「大師唐殿卿」為師,跟隨他學習武藝。當時的唐大師正受李鴻章的聘請,在李府擔任護院總教頭。
一代宗師熊公 養和(字宇涵)先生事略
熊公 養和先生,原名體元,初字養和,又字宇涵,以初字養和為名,民前23年(西元1889年)(農曆)9月29日生於江蘇省阜寧縣之三截溝,民國70年(西元1981年10月29日 )(農曆)10月2日約13時30分左右,卒於臺灣省宜蘭縣榮民醫院。
民前11年 渭珍公聘少林派劉和及其子劉仲仿教習少林拳及太極拳
民前8年 聘江南派八大俠甘鳳池傳人殷天禧授少林武術
民前3年 負笈江北法政學校,師事」神手」唐殿卿
民國初年 參與革命軍
民國16年 革命軍第二路指揮官白崇禧委任團長
民國26年 江蘇省阜寧縣縣長
民國29年 保安少將旅長
民國38年
第一綏靖區南通南通指揮所及123軍少將參議
四月辭職來台,初住台北三張犛於44兵工廠授拳
民國45年
任台灣國術擂台賽顧問;與李元智先生編訂軍中國術統一教材 莒拳
民國69年 張鏡影先生辭世於台北(傳五禽戲)。
民國70年 熊公歿於員山榮民醫院。94歲。
張鏡影先生
鏡影先生生於民前十二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卒於民國六十八年〔公元1979年〕,享壽八十歲,一生歷經滿清帝制,民國初肇,東征北伐,對日抗戰,國共內戰,政府撥遷,至定居臺灣。可說歷經滄桑與艱辛,千錘百鍊,仍能保有健康身心,活躍於黨、政、軍、法、學、武各界,均身居要職而忠貞廉潔。真可謂帶天命而來濟世者,是一位「人中英傑」。
先生民國初畢業於國立廣東大學法律系,遽聞係民國後第一屆高考狀元,曾任貴州省公署秘書長、威寧縣及平塘縣縣長、省禁煙總局長、省府委員、國軍第七戰區中將銜軍法監、中國國民黨黨史會編輯處處長、司法院法規研究委員會委員、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兼審議會主席;公餘時應臺灣大學、政治大學、中原大學、輔仁大學、淡江文理學院、銘傳商專等校,兼任教授及研究所指導教授,並任高考典試委員及博士學位考試主考;綜計其一生服務桑梓十年,講學十年,供職中央四十年。著有公文學、民法詮義、行政法論、商事法詮義、比較憲法等書。
先生早年曾得青城派異人密傳授華陀五禽之戲導引術但不藏為已私,晚年公開教授此密傳至今一千八百年之華陀五禽之戲導引術,使今人健康受益無窮,是在臺灣傳授華陀五禽之戲之第一人,其徒眾至今已桃李滿天下。綜觀以上種種,先生一生造福兩岸百姓,服務兩岸鄉里,其功德之浩大,可想而知。真可說是一位奇人;是一位「智者」「能者」「壽世者」也。 |